设为球友会体育
球友会体育> 新闻中心 > 重工新闻 >

济南重工高级技师风采录(一)——记工程公司技师梅如刚

时间:2008-09-17 00:00:00 点击量:

    平易近人、淳厚朴实是梅如刚技师给我的第一印象。现年53岁的他1976年参加工作,1980年进入济南重工。从刚开始工作时的教师,到进厂后的铆工,面对崭新的工作环境和巨大的专业跨度,他开始了艰苦的探究式学习。
 
    万事开头难。工作刚开始时,他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但仍然一如既往从基层的铆工干起,积累经验,踏踏实实工作,任劳任怨,逐渐掌获了相关的工作技能。1985年—1991年,梅如刚在济南重工专汽公司工作,用自己过硬的技术赢得了公司领导的一致好评,在1985年公司举行的技术劳动竞赛活动中,综合理论、计算、实践三方面结合的考察中取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并从1995年开始担任铆工班班长。
 
    一个人干出一点成绩并不难,难得的是在平凡的岗位上获得一系列不平凡的事迹。多年来,梅如刚通过自己艰辛的努力换来了1996年的技师证书,并且在1995年开始连续6次获得“公司劳动模范”称号,1998年被评为“济南市先进工作者”称号,2004年再次获得了“公司劳动模范”,在2006年又取得了高级技师的技能证书,而且获得了济南高级技师突出贡献奖,2007年开始享受济南市津贴,2008年开始成为济南重工工程公司首席技师,获得公司津贴待遇。
 
    技术铸就辉煌,能力突显实力。他的技术有目共睹,取得领导信任,公司领导对他放心,能够委以重任。在他的工作期间,参与了重大的项目数不胜数,在此略举一二。在1999—2001年给天津港生产的军用摇摆台,他严格按照要求生产,作为班长,身先士卒,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而且在他的身上实现了很多第一次,第一次对轧管机重大部件的焊接,世界上最大的40吨绞车的生产,参与了第一台自主研发生产的脱水设备等等。凭借着自己的技术优势,他自信能够攻关难题,对于其他公司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经过他的参与指导也能够迎刃而解,如面对23立磨的焊接后变形难以校正问题,他们反复论证,最后通过用15吨和8吨的钢钉固定后热处理,达到了平面度不超过加减3mm的合理要求,得到了客户的满意称赞。
 
    现阶段刚签约的项目,日本阿尔斯泰克立磨,第二批福斯特惠勒MBF23立磨,项目大,工程量大,任务艰巨。面对这种状况,他难得在办公室休息,看到的是他亲临现场,现场解答疑难,进行技术上的指导的忙碌身影,严把质量关,达到高水平出厂,到达符合客户的信赖、要求。
 
    成绩的背后肯定是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几十年如一日,遇到时间紧,工程量大的项目,也是加班加点的完成。他换取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成绩,也为公司征得了一系列荣誉,实现了个人与企业的双赢。
 
    直到今日,他依然在用自己的行动鉴证着:只要付出就会有成绩,只要付出就会得到社会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