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球友会体育
球友会体育> 新闻中心 > 重工新闻 >

积跬步 致千里——访济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伯之

时间:2006-12-07 00:00:00 点击量:

    2006年12月5日,《济南日报》头版刊登了王总的访谈录,从新的角度诠释了济南重工发展的源动力,也从客观上展示了一个企业老总工作的方方面面。这是王伯之总经理上任以来第一次在媒体上刊登他的专访,刊登在济南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和《济南日报》联合举办的“赢在济南”企业家访谈录中。全文摘录如下:

作者:《济南日报》祝蕾

    王伯之的办公室不大,约有1/3的空间被书橱占据。除了工作外,读书是他最大的爱好。

    他外表温和儒雅,言谈举止散发出浓浓的学者气息,不少人首次见面时,常常误认为他是大学教授。

    济南重工这位年仅41岁的掌舵者,用了6年时间,把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做成了行业引领者。

    故事①:王伯之为人谦和,很少发脾气。一天早上,有个职工拿着单子来报销,2500元写成了25000元,两个分管领导都签了字。他拿过单子来,当场就火了,在办公室坐了1小时也没想通: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低级错误?难道负责人连内容都不看就签字?更让他忧虑的是,文字上的错误比较容易看出来,也易于纠正,但思维定式上的谬误就很难发现。

    王伯之:今天的结果是因为昨天的行为,1%的错误可能导致100%的失败。重工这几年不论是技术改造还是产品结构调整,都没犯大错误,才有了今天的发展。要想少犯错,前期就要做大量的市场调研,决策时谨慎、科学、规范,市场方向要选准。

    重工曾因涉足化工、电梯、汽轮机等多个与原产品磨煤机大相径庭的领域,深陷“多元化陷阱”,濒临破产。2000年,王伯之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把重点放回到老产品身上,老老实实把磨煤机卖好,尽可能地把企业潜能发挥出来,因为“企业只有有了一定的原始积累,才有能力和实力去调整产品结构,去创新”。

    怎么卖好磨煤机?王伯之分析,重工有多年制造磨煤机的底蕴,生产、技术不成问题;当时的电力市场蓬勃发展,需求也不成问题。关键在销售。他从技术人员中挑选部分优秀人才去干销售,并调整了政策,把销售人员跑市场的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了。2000年,公司出现明显转机。2005年,各项指标大幅增长,主导产品钢球磨煤机产销量由当初国家电力总公司认定和推荐的6家企业中的倒数第一发展成第一,占据全国同类产品市场70%以上的份额。今年9月,济南重工钢球磨煤机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

    【感言】今天的世界,缺少的不是雄韬伟略的战略家,而是精益求精的实践者;缺少的不是各类规章制度,而是规章制度不折不扣的执行。“成功来自每个点点滴滴的正确决策和执行”,王伯之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故事②:去年,济南重工从浙江大学等重点高校招了7名研究生,每人安家费15万元,这在我市国有企业中并不多见。此举在企业内部也引发了一场“风波”,有人赞赏,有人不解。王伯之淡淡地说:“在这件事上我比较武断,只要感觉对企业发展有好处的事,我很少在意别人的意见,想干就干。”
王伯之:我们常说如虎添翼,人是“虎”,其余外在条件是“翼”,是辅助的东西。如果软件不优秀,再好的硬件也发挥不了作用。一个企业能走多远,人才是关键。

    前段时间,王伯之带领公司所有中层领导到西安西玛电机厂、压延设备厂参观。五六年前,这两家企业和重工还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但西玛电机厂今年销售收入达到18个亿,压延设备厂12个亿。“同样是装备制造业,同样是2000多名职工,同样是建国前后建的企业,我们的差距太大了。”他用“震撼”两字描述当时的真实感受。

    记者:对重工而言,您感觉发展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王伯之:是人,想改变一个人太难了。重工是制造企业,距离市区较远,许多工人都是从附近农村招来的,朴实、听话,信息相对闭塞,对管理者而言有一定优势,但反之也是劣势,这部分人普遍接受新鲜事物慢,适应能力弱。
他举例说,原来锻造车间的锻打工序都是人工操作,为了减轻工作强度、提高效率,装了个机械手,结果工人宁肯几个人费力气抬也不愿用。没办法,只好逼他们用。后来倒是用习惯了,但设备偶尔坏了,工人再用老工艺操作反而不会干了。

    怎么办?“除了慢慢改变他们的习惯以外,还必须采取一种非常规的方法,来调整人员的构成。”从2004年起,重工先后招聘了上百名大学生,去年招了7名研究生。“很多事情你思考的角度不一样,得出的结论肯定不同。看眼前利益,可能有人不理解,但放眼长远,优秀人才的作用不可估量,”王伯之解释,“这7个人来厂时间尚短,和其他人相比,最大的优势倒不是处理问题的能力,而是有责任感,做事认真踏实。这其实就是人才对你的一种回报。”

    【感言】决定企业明天是前进还是后退的,不是拥有多少资产,而是企业拥有什么样的人才。交谈中记者可以感受到,王伯之对人才有着强烈的渴望。

    故事③:磨煤机市场形势好转后,王伯之给销售人员提出,要忘掉产品跑市场,不能把眼光局限在磨煤机上。“重工不仅仅卖磨煤机,而是卖加工能力,这才是我们最宝贵的存量资源。”

    记者:现有存量资源怎样才能充分发挥效用?

    王伯之:需要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

    记者:重工曾经吃过“多元化”的苦果,您就不怕再冒险?

    王伯之:机遇转瞬即逝,抓机会下手要“狠”。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不舍不得。产品结构调整要把握两个原则:第一,必须以现有的设备、人员、技术、市场等存量资源为主,不盲目涉足陌生的新领域;第二,产品定位要高,要在朝阳领域做世界领先的产品。

    2004年,美国幅罗公司和重工签定了两台磨煤机筒体合同。外商对产品外观、技术要求极高,但合同金额总共才40万,利润很低。干不干?王伯之最后拍板:干。这两台磨煤机将用在安顺电厂脱硫上,当时脱硫在国内还是个新概念,他要看看是怎么回事。

    小小的合同,换来了大市场。拿到图纸后,重工积极消化吸收其中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对原有磨煤机进行技改,使老产品有了新卖点。

    脱硫磨可以用于治理热电厂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是顺应国家环保要求的火力发电必备设备。“这将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2004年底,重工专门成立开发部,集中全厂人力、财力、物力,进军脱硫市场。去年全国共上了不到70个脱硫项目,重工承担37个,金额超过1.3亿元。目前重工跻身全国电力系统认可的3家脱硫设备生产企业,在国内脱硫磨市场牢牢占据霸主地位。

    无缝钢管市场也是如此。中国第一条生产线由德阳二重和美国一家公司联合生产,1989年在成都投产。第二条线即出自济南重工,并且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目前在脱硫市场,济南重工的竞争对手是沈重;无缝钢管市场,竞争对手是德阳二重。对手层次的提高,说明重工的实力越来越强。

    【感言】了解王伯之的人都知道,虽然他外表平和,但却有一种敢于破旧立新的改革勇气。几年前濒临破产的重工如今成为行业引领者,王伯之的这种魄力功不可没。

    故事④:哈佛商学院教授西奥多·莱维特有句名言:人们要的不是一把1/4英寸型号的电钻,而是一个1/4英寸的孔。这句话,王伯之在BBS上向职工重点推介:莱维特的意思是,当顾客想要购买某种产品时,所关心的并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产品帮助他们实现目标的最终效果会如何。因此,他建议重工的销售人员面对顾客不要只谈产品的属性,而是要了解他们的需求,然后根据这种需求调整产品和服务。

    【感言】王伯之可称得上是企业的“首席培训师”,他深谙沟通之道,不仅在自己的企业报《重工报》上开辟了“总经理论坛”专栏,还坚持在企业内部BBS上写文章,和职工们交流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管理企业的经验。
王伯之:在企业内部,要创造一种分享文化,让知识、智慧通过分享快速充分地流动起来,并在流动中实现增值。

    西安参观归来后,王伯之要求所有人写总结,写完后轮流上台演讲,经营层负责打分,评出一二三等奖,奖金各为1000、800、500元。“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大家慢慢养成动脑、学习的习惯。人们常说,习惯改变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如果说这个公式有道理的话,那么道理应该就是在这儿——你有了好的习惯,就可以形成好的秉性;而有了好的秉性,你也就具有了同外部世界和谐相处,赢得成功的基础和途径。企业也如此。”

    BBS上,王伯之已发表了60多篇文章。在《每天多用一点心》中,他说:用心去做复杂的事情,这很简单;用心去做简单的事情,很不简单。

    在《服务不能缩水中》,他说:做人,比别人强时要谦恭,要给比自己差的人提供帮助,将来自己遇到困难才有人相助。做企业,要处处替用户着想,急用户所急,多一声问候,倒一杯热茶,让一个座位,细节体现文明。

    文章字里行间透出了他和员工交流的渴望,他对企业牵挂的真诚以及一个现代企业家所必备的睿智和好学。

    文如其人,此话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