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球友会体育
球友会体育>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专家认为电力短缺的影响远大于电力过剩

时间:2005-04-26 00:00:00 点击量:

纵观国内外,所有关于电力特性的论述,都认为要确保电力的充足供应,即保证不缺电。对于如何保证既不缺电,又不过剩,做到电力供求年年恰到好处,似乎非常困难。亚洲开发银行主任、经济学家林伯强认为,由于电力短缺对经济的负面影响远大于电力过剩的影响,因此确保充足的供电能力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就显得十分重要。"中国自1970年至1997年缺电和严重缺电延续了28个年头,自1998年到2001年电力供求缓和持续了4个年头,从2002年至今缺电又有3个年头了。自1970年以来的35年中,中国缺电的年头就有31年,可见在中国要保证电力充足供应是比较困难的。 

    对于如何保持中国电力的充足供应,林伯强先生认为:一是根据长期需求关系而非短期波动来确定发电站项目的建设;二是采用传统的"能源优先"(即"电力先行"的增长战略)战略;三是建立有效的电力短缺早期预警系统(提早一到二年提供预警)。但是,由于市场机制尚无法对电力项目的投资提供准确的信号,也就是无论是长期或短期的电力需求,早期预警都难准确预测,第一、三两项也就难以起作用。由于短缺的成本比过剩高得多,因此,"电力先行"的增长战略仍然适用。其要求保持一定的过剩能力以应付电力的不时之需,这对于支持中国快速稳健的经济增长是必要的。中国这几年缺电的原因有四个:一是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特别是耗能耗电大的重化工工业增长速度加快;二是夏季酷热,空调负荷占最大负荷的30%~40%;三是水电站枯水发不出电来;四是煤炭供应不足,即使有足够的发电能力,也不能充分发电。针对这种现状,有关人士认为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强能源建设,即加强煤矿、煤炭运输能力、水电、核电建设,做到能源优先、电力先行,煤炭、电力都能做到有较大的备用能力,宁可过剩,不使其短缺;煤炭、运力和电力都要承担起过剩的损失,以确保全社会的稳定和优良的投资环境。